12月4日,“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立軍教授受邀為國際教育學院師生做了題為“字詞關系與漢語研究——漢字對漢語研究的影響”的學術報告。

王立軍教授的報告談到了三個問題。一是漢字與其所記錄的詞存在統一性,表現在:漢字適應漢語特點而生,后者對前者有極強的制約力;漢字直接參與了孳生造詞,推動了義位的詞化;漢字構形蘊含豐富的語義結構信息、詞性信息、語義關系信息。二是由于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工具的特殊性,使字詞之間存在不對等關系,表現在:字詞分屬兩個不同的層面;字詞發展并不完全同步;字意不等同于詞義,二者具有相互轉化關系;字詞存在同字異詞、同詞異字等復雜的對應。三是字詞間的復雜關系既給漢語研究帶來了一定的障礙,但也增加了一些特殊的研究方法和實現途徑,如“以形索義”“聲符兼義”等。

王立軍教授的講座一方面通過字形分析揭示了中華文化基因的呈現和傳承,讓師生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打通了漢字和語言的研究界面,將文字探討拓展到了語義結構、語法結構等領域,極大地推進了漢字學研究。
講座結束后,王立軍教授還對國教院語言學、國際中文教育方向教師的學術選題、研究角度、研究思路進行了全面的“一對一”指導。
王立軍,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劃”教學名師,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漢字漢語研究與社會應用實驗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語委科研機構中國文字整理與規范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主編,兼任國家語委語言文字標準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訓詁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語言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文字學會理事。主要從事漢字學、訓詁學和詞匯語義學的教學與研究。
(撰稿 李璐溪 審核 王東海)